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09 月 13 日
你想買精油卻不知道哪裡尋求精油推薦嗎? 我踏入精油與芳香療法的世界已經8年了,我從一個精神緊繃、常與身體失去連結、睡不好、每個月生理痛、處處痠痛的普通上班族,到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、一名擁有IFA證照的獨立芳療師、每天都做著喜歡的工作,用精油的魔力來服務客人,感覺到有著天然精油香氣的人生非常幸福,也希望可以把精油的魔力、知識也傳遞給所有喜歡精油的朋友。這篇文章,特別針對入門新手,你想知道的精油推薦、精油功效、怎麼挑選精油、怎麼用、要注意什麼禁忌,不藏私全部都告訴你。
精油是什麼?為何有效?
精油是從植物的根、莖、花、果、葉、樹皮、種子、根、樹脂等不同部位所萃取的天然芳香化合物,可以說是植物的精華。
與整株植物相比,精油比例佔及其微量,濃縮性的香氛取得,精油只佔0.001%-10%,因為得來不易,因此極其珍貴。
精油都有其特殊香氣,植物用精油的香氣來保護植物的健康、避免植物遭受細菌、病毒侵害;也吸引昆蟲來繁衍後代。精油也具備調節溫度、預防疾病、修補傷口、訊息傳遞等功能。人使用精油,就可使用精油這些功能,來平衡我們的人體狀態。想進一步了解芳香療法與課程,可參考這篇文章。
植物不同部位功效
- 花朵:
美麗的花朵總是令人賞心悅目,且吸引昆蟲授粉進行傳宗接代,因此花朵類精油多有助於皮膚照護、是臉部保養用油。也多半具備生殖系統療癒的特性。例如:玫瑰、茉莉精油。 - 種子:
種子是植物生命的泉源,富含養分生長,因此種子類精油能幫助消化系統機能運作,維持人體健康。例如:豆蔻、黑胡椒、山雞椒精油。 - 樹幹:
是植物的中軸,支撐著整個樹木,負責訊息與養分傳輸。樹幹類精油具備如人體中樞神經般的調節功能,也能夠給我們心靈支持的感覺。例如:檀香木、雪松精油。 - 枝幹:
猶如人體帶動動能的表現,像是肌肉骨骼可以維持循環、帶動肢體的活絡,提振末梢血液回流之功能。例如:絲柏、杜松枝葉精油。 - 葉片:
植物靠葉子行光合作用來進行呼吸,如同我們人體的肺臟進行氧氣與岸氧化碳的氣體交換,因此,葉片類的精油對呼吸系統的保養特別有幫助。例如:尤加利、薄荷精油。 - 根莖:
植物的根部粗壯,並交錯著紮根於土壤,吸引來自大地的養分。因為根部類的精油,代表生命的本質與信念,可以給我們一種安穩的安全感與落地被大地媽媽滋養的感受。例如:岩蘭草、歐白芷根。 - 樹脂:
樹脂為植物受傷時所流出的汁液,經過空氣氧化後凝結成固體,來覆蓋傷口、並幫助傷口癒合與預防感染。因此樹脂類精油,非常適合修護人皮膚或黏膜的損傷,除了癒合也有淡疤的作用。例如:乳香、沒藥。
單方 vs 複方精油 vs 按摩油|與香精的差異
單方精油
100%濃度,從單一種植物所萃取而來的芳香化合物。具有高度揮發性、抗水性(不溶於水)、親油性(可溶於植物油、牛奶)、混和性(可溶於酒精)。要特別注意,純單方精油濃度高,直接使用恐怕會傷害肌膚造成紅腫痛,若要塗抹在身上,需要稀釋於植物油再進行塗抹。
複方精油
100%濃度,由兩種以上的單方精油所調配。一樣是100%純精油的濃度,所以若要塗抹在身上,也需要稀釋於植物油再進行塗抹。
單方 | 複方 |
急救 | 整體療癒 |
急發性狀態 | 慢性/長期調理 |
老人、嬰幼兒 身體虛弱/大病初癒 | 健康的人 |
明確目的 | 調製香水、情緒調節 |
按摩油
將單方或複方精油加入到植物油中,稀釋成適合做為按摩油的濃度(2.5%-5%)。因此市售可直接塗抹身體之精油,可能都是稀釋過後的按摩油。
精油與香精的區別
精油 | 香精 | |
來源 | 100%從天然植物而來 | 用化學分子模仿某個氣味 |
製作過程 | 從植物透過蒸餾法或冷壓法所萃取的植物精華 | 實驗室人工合成 |
香氣特性 | 較淡雅、持久度較低、氣味層次豐富、變化多 | 較濃郁、持久、單一 |
香氣一致性 | 像農產品,每一年萃取的氣味不會一樣 | 可維持同一個味道不變 |
價格 | 較高 | 較低 |
用途 | 用途廣,可用於日常清潔、空氣香氛、保養品添加 | 常用於市售香水、蠟燭香氣持久,且味道一致 |
精油功效總整理|對身心靈的好處有哪些?
精油對情緒的影響:
我們一定有這種經驗,突然因為某個氣味掉入回憶中。走在路上聞到烤麵包香,想起小時候放學總是欣喜地拿著零錢銅板,在麵包店挑選喜歡的麵包吃;某個香水味,讓我想起某一任約會對象;聞到雪松木頭般的氣味,突然想起阿嬤家衣櫃的味道。
這些氣味分子透過嗅覺刺激我們的大腦產生神經傳導、賀爾蒙,進而對我們的生理或心理產生影響。氣味對人類的記憶、專注力、情緒快速造成的改變是潛移默化且快速的。精油在處理情緒、壓力、睡眠,或是提振精神上,都有很好的幫助。
日本研究指出,白天薰香迷迭香、檸檬,有助於增強記憶力。而薰衣草、岩蘭草、雪松也是許多人喜愛使用的夜間薰香,給人安穩的睡眠。
延伸閱讀:十大助眠精油
延伸閱讀:精油洞悉卡洞悉你的內在狀態
精油對身體的好處:
當精油進入人體後,透過血液循環帶往全身,身體中血液流量較大的內分泌腺體、心臟、肺臟、肝臟、腎臟、脾臟、腦,接受的精油分子最多,精油分子進到身體細胞後,會發揮它的作用,去平衡我們的身體器官。
常見的身體保健功效如下:
- 呼吸系統:
尤加利、香桃木、胡椒薄荷常用於暢通呼吸道,給人清新的感受。 - 促進身體循環代謝:
溫暖的精油如生薑、豆蔻、山雞椒、黑胡椒都能夠促進身體循環。而葡萄柚、絲柏、廣藿香、雪松也能調節身體過多的體液排出。 - 肌肉痠痛:
冬青、胡椒薄荷、德國洋甘菊、樟腦迷迭香,稀釋後塗抹或是製作成熱敷包熱敷,都能達到暫時舒緩肌肉痠痛的作用。 - 調理腸胃機能:
紅橘、羅馬洋甘菊、黑胡椒、豆蔻、甜茴香等精油能夠保健腸胃、幫助消化。 - 平衡賀爾蒙:
玫瑰、茉莉、天竺葵、快樂鼠尾草。
延伸閱讀:光萃五行精油
精油對皮膚的功效:
我們的皮膚細胞細胞膜都含有脂質,能吸引精油進入細胞。精油分子小、滲透快,能進入真皮層帶來作用。
常見的皮膚功效:
- 保濕滋潤:玫瑰、橙花、乳香,含有豐富的保濕成分,能深度補水、鎖住水分,改善乾燥缺水肌膚。
- 調理肌膚問題:
- 痘痘粉刺肌:茶樹、薰衣草等精油具備抗菌消炎特性,能幫助控油、淨化毛孔、減少紅腫和痘痘的生成。
- 敏感肌: 羅馬洋甘菊、薰衣草、乳香等精油具有抗敏和舒緩特性,能鎮靜發紅、減輕刺激。
- 乾燥脫屑肌:橙花、玫瑰、永久花、檀香等精油可提供深層滋養,修護受損的肌膚屏障。
- 促進細胞再生:乳香、薰衣草、馬鞭草酮迷迭香、芹菜籽等精油能促進新的健康皮膚細胞生長,幫助淡化疤痕、黑斑,使膚色更均勻,並改善細紋和皺紋。
- 抗氧化與抗發炎:精油中的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,減少環境傷害和過早老化;而羅馬洋甘菊、天竺葵等精油的抗炎特性,則能有效舒緩皮膚紅腫和發炎。
- 平衡油脂:茶樹、天竺葵、苦橙葉等精油能調節皮脂分泌,幫助油性或混合性肌膚維持油脂平衡,預防毛孔堵塞和粉刺。
選擇精油 | 功效 | |
粉刺痘痘肌 | 茶樹、薰衣草、苦橙葉 | 抗菌、調理油脂 |
混和肌 | 天竺葵、玫瑰草、伊蘭 | 平衡油水 |
敏感肌 | 羅馬洋甘菊、乳香、薰衣草 | 抗敏、舒緩 |
乾燥肌 | 玫瑰、檀香、茉莉、橙花 | 保濕潤澤 |
熟齡肌 | 乳香、永久花、玫瑰、花梨木、橙花 | 抗老、促進再生 |
小提醒:臉部使用精油建議濃度 0.5~1%,先做肌膚測試再長期使用。
精油對能量場的作用
植物的能量頻率
每種植物本身攜帶獨特的振動頻率。透過蒸餾或冷壓取得的精油,被認為能保留植物「生命能量」。
- 玫瑰精油:高頻能量,常用於打開心輪,增強愛的能量。
- 乳香精油:提升靈性連結,協助冥想、祈禱時保持能量場純淨。
- 檀香精油:沉穩、助於接地,讓能量場更有界線。
能量場的淨化與防護
精油能協助清理外在的「能量雜訊」,並建立保護屏障:
- 淨化:鼠尾草精油、檸檬、尤加利精油,可用於薰香或噴霧,幫助清除空間或個人的濁氣。
- 防護:杜松漿果、雪松、秘魯聖木、乳香、岩蘭草等,能建立能量邊界,減少外界干擾。
靈性與內在覺察
精油在靜心或靈修中,是一種「橋樑」:
- 透過氣味引導專注,幫助快速進入冥想狀態。
- 結合呼吸與香氣,可以更容易覺察能量流動,接收直覺訊息。
- 特別適合用於冥想的精油:乳香、檀香、快樂鼠尾草、雪松。
光萃-淨化噴霧推薦
精油挑選這樣看才不會踩雷
購買精油時發現價差極大,同樣一瓶薰衣草,可能有夜市賣100元,也有些品牌賣1000元,而我們該如何挑選有品質的精油?
精油是農產品,同樣是薰衣草,會根據不同品種、不同產地、當年不同的氣候,而產生出極大差異的味道。除了在種植過程中要有機外,採收的時間也很重要,會影響精油的倒化學成分;而精油的品質也會根據萃取商萃取的技術有極大差異,甚至在保存、裝瓶、運送過程都有可能汙染,更別說市面上還有許多參假、人工合成的香精混淆視聽,能買到一瓶純天然的好精油可說是得來不易。
而我們該如何選擇呢?
- 選擇有商譽的品牌:
多了解企業文化或品牌挑選的準則,不要隨便在夜市或網路上購買精油。 - 注意精油瓶身是否有完整標示,標示越完整,代表這瓶精油的生產履歷越清楚。英文會用:
- Botanical Name = 植物學名(如 Lavandula angustifolia)
- Common Name = 常見名稱(如 Lavender)
- Part Used = 使用部位(如 Flower, Leaf, Resin)
- Extraction Method = 萃取方式(如 Steam Distilled, Cold Pressed)
- Country of Origin = 原產地(如 France, Australia)
- Batch No. / Lot No. = 批號
- Best Before / Expiry Date = 保存期限
- Net Content = 容量
- 品牌可明確提供植物栽種方式:
因其生長條件多有不同,有些是野生採集,也有傳統栽種法,或具備有機認證及編號等。從栽種方式也能初步判斷精油氣味,如野生生長的植物所萃取出來的精油與純露,通常層次豐富,氣味也較為鮮明。 - 是否可以提供精油成分的分析報告:
如氣相質譜分析表(GC-MS)。因為現在報告也可以造假,所以報告也不是唯一判斷標準。 - 個人可以訓練感官的敏銳度:
多去體驗不同精油的香氣,當你的鼻子愈來愈靈敏時,自然也能分辨精油的天然與品質。 - 請專業芳療師推薦:
信任其專業度,可協助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用油。 - 價格判斷:
若同一品牌,玫瑰與天竺葵的定價很接近就很奇怪,因為兩者的成本差距極大。

精油日常使用指南
買了精油之後,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使用它,以下介紹一些基礎卻實用的使用方式:
嗅聞(Inhalation)
- 直接嗅聞:將精油滴在面紙、棉片或手心,靠近鼻子深呼吸。
- 吸入法:在熱水中滴入精油,用毛巾覆蓋頭部吸入蒸氣,常用於呼吸道保養。
👉 適合:情緒調節、提神安眠、緩解鼻塞。
擴香(Diffusion)
- 水氧機/超音波擴香儀:將精油與水霧化,快速散播香氣。
- 擴香石、木質擴香器:無需插電,適合小空間與隨身使用。
- 香氛蠟燭、精油燭台:利用熱能揮發香氣。
👉 適合:營造氛圍、淨化空間、調整能量場。
延伸閱讀:精油擴香懶人包|擴香儀、水氧機、擴香石怎麼選?
塗抹、按摩(Topical & Massage)
- 稀釋後塗抹:以植物油(如荷荷芭油、甜杏仁油)稀釋精油,塗抹於太陽穴、手腕、後頸等。
- 芳香按摩:搭配全身或局部按摩,幫助放鬆、促進循環。正常大人濃度建議在2.5-5%。
👉 適合:肌肉酸痛、壓力緊繃、皮膚保養。
延伸閱讀:精油按摩是什麼?功效、手法與基底油選擇一次看懂
熱敷、泡澡(Compress & Bath)
- 熱敷/冷敷:將精油稀釋後加入熱水或冷水,浸濕毛巾敷於需要部位。
- 泡澡:將精油滴入牛奶或基底油後倒入浴缸,避免直接接觸水。
👉 適合:放鬆身心、改善循環、舒緩不適。
噴霧(Spray/Mist)
- 空間噴霧:將精油稀釋於純水與酒精中,裝入噴瓶。
- 枕頭噴霧:幫助安眠,常用薰衣草、甜馬鬱蘭、雪松。
- 防護噴霧:茶樹、尤加利,常用於防護或淨化。
👉 適合:淨化空間、提升能量、防蟲防護。
延伸閱讀:天然精油噴霧這樣調!正確比例與香氣配方推薦一次搞懂
自製居家用品(DIY Household)
- 天然清潔劑:檸檬、茶樹、尤加利,搭配白醋、小蘇打粉。
- 洗衣香氛:在洗衣或烘衣時加入幾滴喜歡的精油。
- 護膚保養品:乳霜、護唇膏、萬用膏。
👉 適合:環保、安全、兼具香氛療癒效果。
稀釋的基底:蘆薈膠、乳液、植物油、酒精、伏特加、牛奶、奶球、無香沐浴乳、保衛清潔劑
精油推薦|2025人氣精油TOP10
新手入門十大精油
- 薰衣草(Lavender)
- 甜橙(Sweet Orange)
- 檸檬(Lemon)
- 茶樹(Tea Tree)
- 尤加利(Eucalyptus)
- 薄荷(Peppermint)
- 乳香(Frankincense)
- 羅馬洋甘菊(Chamomile, Roman/German)
- 雪松(Cedarwood)
- 廣藿香(Patchouli)
芳療師包包私藏精油
- 東印度檀香 (Sandalwood)
- 西伯利亞冷杉 (Siberian Fir)
- 花梨木 (Rosewood)
- 廣藿香 (Patchouli)
- 永久花 (Helichrysum)
- 岩蘭草 (Vetiver)
- 側柏醇百里香 (Thyme ct. Linalool)
- 茉莉 (Jasmine)
- 神聖乳香 (Frankincense)
- 岬角甘菊(Cape Chamomile)
延伸閱讀:十大精油品牌推薦
精油怎麼保存才不會壞?
- 直立擺放
- 環境:遠離熱、光、濕氣、兒童與寵物。
- 盡量用深色玻璃瓶分裝
- 不要直射太陽或放在窗邊
- 不要放浴室
- 不要一直接觸空氣,緊閉瓶蓋,開瓶盡快用完
- 用木盒收納較好
- 不要用力搖晃精油瓶,滴出精油時,斜45%,耐心等待精油滴下來
- 需要用酒精勤勞清潔瓶口、維持瓶口乾淨。黏稠的精油(例如:岩蘭草)在第一次打開時,可先在瓶口抹一層分餾椰子油或是荷荷芭油,再轉上蓋子未來瓶口就不會被濃稠的精油黏住
- 同類別的精油放在一起氣味較不易被影響,例如:花類一區、果香類放一區
- 精油保存期限? 不同類型的精油保存期限不同,大致可以分為:
- 柑橘類精油:如檸檬、甜橙、葡萄柚、佛手柑
- 保存期限:約 1~2 年👉 成分中的「單萜烯」容易氧化,香氣會變酸澀。
- 葉片、香料、花朵類精油:
- 保存期限:約 2~3 年👉若保存良好(避光、低溫),可延長至 4 年。
- 木質、樹脂類精油:如乳香、檀香、廣藿香、雪松
- 保存期限:約 4~6 年,甚至更久可以到10年👉 成分穩定,香氣會隨時間更圓潤、沉穩
- 柑橘類精油:如檸檬、甜橙、葡萄柚、佛手柑
FAQ 常見使用禁忌與安全守則
精油具有高濃縮的植物能量,可以帶來放鬆、淨化與療癒的效果。然而,因為它們的分子極為強烈,使用前務必要了解基本的安全守則,才能安心享受精油帶來的益處。以下整理常見的使用禁忌與注意事項,讓你在日常應用時更加安心。
1. 精油可以直接塗抹嗎?需要稀釋嗎?
大部分精油不建議直接塗抹在皮膚上,因為濃度太高,可能引起刺激或過敏。通常需搭配基底油(如荷荷芭油、甜杏仁油)稀釋後使用:
- 一般成人保養:建議 2%(約每 10 ml 基底油加入 4–5 滴精油)。
- 局部急救:3–5%(如蚊蟲叮咬)。
- 日常按摩:1–2%。
少數精油(如薰衣草、茶樹)偶爾可少量直接點塗,但不適合大範圍使用。
2.孕婦、嬰幼兒、寵物的使用限制
- 寵物:貓對精油代謝能力極低,避免在環境中大量擴香或直接接觸。狗則需低濃度,並選擇安全品項。
- 孕婦:懷孕初期(3 個月內)避免使用大多數精油,尤其是會影響子宮收縮的種類(如迷迭香、快樂鼠尾草)。孕中、孕晚期建議在專業指導下低濃度使用。
- 嬰幼兒:2 歲以下建議濃度 0.5% 以下,使用純露更為安全。
- 兒童:2–6 歲濃度 1%,6–12 歲濃度 1–2%。
3.如何避免過敏反應?使用前的測試原則
在使用新精油前,建議做 皮膚貼布測試:
- 觀察 24 小時內有無紅腫、搔癢。
若出現不適,應立即停止使用。 - 將精油以 1% 濃度稀釋。
- 塗抹在手臂內側或耳後。
4.精油可以內服嗎?
一般不建議自行口服精油。因為精油屬於高濃縮物質,直接內服可能造成肝腎負擔或消化道灼傷。除非有合格芳療師或醫師指導,否則請避免內服。
5.特別需要注意的精油
以下幾種精油刺激性較強,使用時務必低濃度並避免敏感肌或小孩:
- 檸檬草(Lemongrass)
- 山雞椒(Litsea cubeba)
- 香蜂草(Melissa)
- 黑胡椒(Black Pepper)
- 生薑(Ginger)
- 薄荷(Peppermint)
- 肉桂(Cinnamon Bark/Leaf)
- 百里酚百里香(Thymus vulgaris ct. thymol)
- 牛至(Oregano)
- 丁香(Clove Bud)
以上含「酚類」(如百里酚、丁香酚)或「醛類」(如肉桂醛),具強力抗菌效果,但刺激性高。容易引起皮膚紅腫、灼熱感。建議低於 0.5–1% 濃度使用,並以複方調和方式降低刺激。
6.其他常見注意事項
- 保持飲水充足:使用精油按摩或泡澡後,多喝水有助代謝。
- 不小心進入眼睛:立即以植物油(非清水!)沖洗,並盡快就醫。
- 光敏性精油:如佛手柑、檸檬、甜橙,使用後避免日曬 12 小時,以免皮膚黑斑或過敏。
- 濃度控制:切勿覺得「越多越好」,過量反而造成反效果。
- 使用週期與休息建議:持續使用同一種精油 3 週左右,建議讓身體休息或更換配方,避免嗅覺與身體的適應性,讓療效保持最佳狀態。
精油是大自然的珍貴饋贈,但它們也是高濃度的「植物藥庫」。正確稀釋、注意族群禁忌、控制濃度與使用週期,才能讓精油在生活中成為安心且有效的療癒助手。
精油學習補充資源|課程、證照與書籍推薦
走進芳香療法的世界,不僅僅是聞香放鬆而已,更是一門結合 植物學、化學、心理學與能量療癒 的專業知識。若你想更深入了解精油,以下提供三個主要的學習方向,幫助你循序漸進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切入點。
精油課程 — 從體驗到系統學習
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參加精油課程。市面上有許多有信譽的芳療師與機構,會提供入門體驗課、調香課程,到專業的芳療學習班。
在課程中,你可以學到:
- 精油的基本特性與使用方式
- 如何針對情緒、身體狀態選擇合適的精油
- 精油調和技巧,打造專屬配方
💡 如果你希望有更深入且結合能量層面的學習,也可以參考我所開設的 光萃精油課程,除了芳香應用,還會帶入靈性覺察與身心平衡的角度,幫助你把植物的智慧應用在日常與生命藍圖中。
精油書籍 — 打好基礎,隨時翻閱
書籍是精油學習中最穩定且隨手可得的資源。從入門的圖鑑、實用應用,到進階的科學研究,都是非常好的補充工具。常見的學習路徑是:
- 入門書籍:幫助快速認識常見精油與用途。
- 進階書籍:探討精油化學、臨床應用。
- 專題書籍:如芳香心理學、能量芳療。
延伸閱讀:《精油書籍推薦清單》
精油證照 — 專業化與國際認證
若你想往專業方向發展,甚至成為一位芳療師,可以考慮進修並取得 芳療相關證照。目前國際上較常見的芳療師證照包含:
- IFA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,英國國際芳療師聯盟)
- NAHA(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olistic Aromatherapy,美國整體芳療協會)
- IFPA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rofessional Aromatherapists,英國專業芳療師協會)
這些證照通常需要完整的課程學習、臨床實習與考試,適合想要成為專業芳療師、提供個案服務或教學的人。
延伸閱讀:《精油證照全攻略》